作者/来源:新睿云小编 发布时间:2019-08-01
想必搞互联网的小伙伴都听说过块存储、文件存储、对象存储这种东西,不过对于其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还是弄不明白。
今天新睿云的小编就用简单直接的语言描述一下这三种东西,不过小编也是掺杂着个人理解,可能不是那么准确,所以小伙伴仅仅当个参考哦!
块存储是什么?
块存储主要是将裸磁盘空间整个映射给主机使用的,就是说例如磁盘阵列里面有5块硬盘(为方便说明,假设每个硬盘1G),然后可以通过划逻辑盘、做Raid、或者LVM(逻辑卷)等种种方式逻辑划分出N个逻辑的硬盘。
定义听起来总是那么玄妙,嗯,小编就用自己理解的大白话简述一下。
想必大家电脑都做过系统,电脑做系统现在不少什么难事,我们的电脑中实际上只有一块硬盘。可是我们使用的时候却看见一般情况下会有(C、D、E……)三个或者更多的磁盘。
这事情就是根据块存储技术,把磁盘分成几个独立的空间,彼此之间没什么联系。当然相互之间读写速度也很快(因为本来就是一块磁盘嘛!)但是,这个技术的共享性很差、很差、很差……重要的事情一般说三遍。
下方很一些优缺点对比,纯官方口吻……
优点:
这种方式的好处当然是因为通过了Raid与LVM等手段,对数据提供了保护。
另外也可以将多块廉价的硬盘组合起来,成为一个大容量的逻辑盘对外提供服务,提高了容量。
写入数据的时候,由于是多块磁盘组合出来的逻辑盘,所以几块磁盘可以并行写入的,提升了读写效率。
很多时候块存储采用SAN架构组网,传输速率以及封装协议的原因,使得传输速度与读写速率得到提升。
缺点:
采用SAN架构组网时,需要额外为主机购买光纤通道卡,还要买光纤交换机,造价成本高。
主机之间的数据无法共享,在服务器不做集群的情况下,块存储裸盘映射给主机,再格式化使用后,对于主机来说相当于本地盘,那么主机A的本地盘根本不能给主机B去使用,无法共享数据。
不利于不同操作系统主机间的数据共享: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操作系统使用不同的文件系统,格式化完之后,不同文件系统间的数据是共享不了的。例如一台装了WIN7/XP,文件系统是FAT32/NTFS,而Linux是EXT4,EXT4是无法识别NTFS的文件系统的。就像一只NTFS格式的U盘,插进Linux的笔记本,根本无法识别出来。所以不利于文件共享。想了解更多请阅读《块存储、文件存储、对象存储三者区别看新睿云的这一文就够了(中)》